Tuesday, December 30, 2014

[一個人的桌遊] The Maiden in the Forest

前天晚上又PnP了一款遊戲,
同樣是出自於18 card Microgame Contest
同樣也是牌面美工做得非常唯美,
而且是一款一個人玩的Puzzle Style遊戲,
就是這一款:「The Maiden in the Forest」。

(媽啊!寫這篇文章的同時,才發現這也是Todd Sanders的作品!)

所有的牌就是這18張

遊戲的玩法非常簡單,但是過程卻是非常地燒腦。
遊戲過程歷經12天 (階段),每一天都分成「日」與「夜」,
將所有的Tree Cards排成圓形,所有的枝葉朝外。

每張Tree Cards有三個階段:Blooming, Rotated, Dormant,
遊戲的目標就是在12天結束前,將所有的Tree Cards翻轉成Dormant的狀態。

在白天階段開始時,先從四張Object Cards中抽取一張,
今天的兩個階段,你都不能碰觸與Object Cards牌上有相同圖示的牌。
接著在白天階段,你可以依據剩餘三張Object Cards牌上所指示的,進行Tree Card的交換動作,
接著在夜晚階段,根據規則翻轉Tree Cards,這裡的規則是必須翻轉相同間距以及相同類型的牌,
被翻轉的卡片必須依照上述Blooming, Rotated, Dormant的順序翻轉。
最後執行完白天與夜晚的動作之後,移動公主圖案的卡片到下一格,開始新的一天。


實際遊戲畫面
才玩沒幾回合,我就已經頭昏腦脹了,更不要說要在12天內翻轉所有的牌。
但是看著卡牌上美麗的圖案,又不免讓人想要多嘗試一下。
建議要印製時,把列印的解析度設高一點,這樣可以讓上面細緻的圖案與文字更清楚呈現。

Thursday, December 25, 2014

[一個人的桌遊] Do Not Forsake Me!

這大概是今年最後一篇文章吧? 沒想到今年的產量還是不多!


這兩天自己一個人埋著頭DIY了幾款遊戲,
起因是之前BoradGameGeek上舉辦了一個 18張卡片微桌遊的競賽
比賽規則限制了所有的參賽作品只能使用18張卡片,不能使用其他如骰子般的配件,
就連規則也必須是在卡片上面,而不能額外附在遊戲之外。

本來也想要試著參加看看,18張卡片的限制反而讓人產生不少的發想。
不過卡在Playtest得不夠,也沒時間把卡片上聯同規則翻譯成英文,連美工都沒完成。
更慘的是我的規則,足足寫了整整兩大張A4紙的正反面,怎麼也放不進這18張卡片,
於是就摸摸鼻子做罷。(底下是我的Prototype)


一覽所有的參賽作品,果然美術做得好的就很吸引人下載來製作,
每一款做好之後,看起來都精緻又漂亮。
再加上每個遊戲只要18張卡片,很容易連規則都還沒看,就做上好幾款。

所以這幾天我總共做了三款遊戲:
(1) Do Not Forsake Me (Oh My Darling) - Todd Sanders
(2) Micro Civilization - Timo Aho
(3) You choose These Woes - Gustavo Herodier

Do Not Forsake Me

Micro Civilization

You choose These Woes
其中Do Not Forsake Me這款遊戲,真是讓我又愛又恨。
愛的是,它是一款單人遊戲,美工風格設計製作的真是讓人讚賞,
細看過他的規則,完全善用了18張卡的正反面,沒有一張浪費掉。
舉凡計算MageCredit的、在太空航行船隻的位置標示、船艦設備的等級等等,
全部都在這18張牌內,更不要說還有規則跟遊戲特有的RSF (Rotate, Shuffle, Flip)機制。

我還特別去找了這個作者 (Todd Sanders)的其他作品,
他製作了不少款單人遊戲,也參加過之前幾屆的單人PnP遊戲競賽,
而且每一款遊戲都製作得非常精美,光是印出來就讓人愛不釋手了!

實際遊戲進行


但恨的是,他幾乎把我的構想都做出來了,
透過18張牌的旋轉加洗牌,產生如同骰子般的效果,
看到規則之後,幾乎是一整個傻眼啊。 人家做得更好更棒啊!

為了避免使用牌角的骰子時會有不公平的情況,
每次抽牌前要先旋轉一半的牌180度 (R)、洗牌 (S)、然後把底下一半的牌正反翻轉(F),
每次抽牌都要先RSF,最後一定得從牌堆底部抽牌。
而這些骰子牌不僅僅具有骰子的效果,也代表了不同賞金取得的方式、戰鬥傷害的結算,
一卡多用,真的完全把這18張牌給用得徹底。

我只能說,
如果這款遊戲是做成一般正常的遊戲,大概就覺得SoSo,沒什麼特點可言。
不外乎就是航行、透過骰子檢定賺賞金、用賞金升級設備或修復設備,最後靠賞金贏得遊戲。

但是當這些全部濃縮在18張牌上,有效又徹底地利用每一張牌,
透過牌來達到骰子的效果,再加上細緻的美工設計,相當和這個遊戲的主題對味,
至少那本來無聊的遊戲機制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Monday, December 15, 2014

[一個人的桌遊] Sky Zero's Golden Solo Ruleset for Legendary

上個禮拜又把Legendary拿出來玩,一陣子沒玩竟然會很想念單人洗牌的樂趣。
只是雖然參考了Dark City擴充裡面的進階單人規則,玩起來還是覺得有點虛,
難度沒那麼高是一點,也有幾個劇本(Schema)沒有辦法單人玩 (可惜!我想玩Civil War)。
於是我就在BGG上找看看,是不是我把單人的設定給搞錯了,還是有其他建議設定。

結果看到不少人大推Sky Zero的The Golden Solo Ruleset
設定方式不難,作者也測試了很長一段時間,重點是本來不能玩的劇本也行,
到Fantastic Four之前的擴充也都適用。

照著新規則玩了幾輪,難度果然不一樣了,
本來覺得太簡單的Bank Robbery劇本,接連幾次都在Final Showdown的時候失敗,
Negative Zone的劇本,敵人逃離的速度更是快的難以招架。
這當然是對我這種玩得不夠多次的玩家來說,如果對牌組更熟悉的話,一定會更好玩。

於是乎在跟原作者取得同意之後,把這個單人規則簡單翻成中文,請參考如下:

Sky Zero's Golden Solo Ruleset

起始設定
1. 按照原規則中兩人遊戲進行的方式,設定好首領 (Mastermind), 劇本(Schema)以及 罪犯牌堆(Villain Deck)
2. 依據不同模式產生英雄牌堆 (Hero Deck),步驟如下:
  • 依據模式,選擇你所要使用的英雄牌組數量
    (Standard Base: 5組英雄, Quick Play: 3組英雄)。
  • 把每組英雄牌中召募數值 (Recruit) 最高的牌挑出來,先放在一旁。
  • 將剩餘的牌洗牌之後,抽取10張出來先形成一小牌堆
  • 將剛剛挑出來的高召募數值的牌洗回剩餘的牌中
  • 最後將那10張所組成的小牌堆,放置在已經洗好牌的牌堆上

每回合起始時
3. 玩家抽滿 6張手牌
4. 從英雄牌堆中抽一張放置在HQ最右邊的位置,按照本來Villain進場的規則進行移動本來在HQ的英雄牌
5. 抽 2張罪犯牌,並照抽出來的牌型(Master Strike, Schema Twist, Ambush)處理其事件
6. 按照原本規則,使用你的手牌
7. 丟棄所有的手牌,然後重複前面3-6的步驟

獲勝條件:打敗Mastermind四次
失敗條件:觸發劇本上的失敗條件
終極獲勝條件:打敗Mastermind四次,並且贏得 Final Showdown!


補充說明:

英雄進場
每一回合開始,抽取 1張英雄卡,放置在HQ最右邊的位置。若已經有英雄卡在HQ上時,按照罪犯進場的規則,將英雄卡左移,而最左邊一張的英雄卡則移除,不再於遊戲中使用。如此可以使HQ上有新的英雄進場,也讓玩家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內,召募到所需要的英雄。
若遊戲過程中,HQ上的英雄被KO掉或是被召募時,隨即抽取一張新的英雄卡放置在最右邊,而不是放置在空格中。

罪犯進場
每一回合開始,抽取 2張罪犯卡,並按照所抽取的卡片種類,執行對應的事件。

丟棄Bystanders
在每一回合開始抽罪犯卡前,你可以藉由丟棄一張之前被你拯救的人質卡(Bystander),來少抽一張罪犯卡。每一回合只限使用一次。

Final Showdown
在打敗首領 (Mastermind)四次之後,你必須也贏得Final Showdown來取得最終的勝利。就如同規則說明說所寫的,你重新抽取 6張手牌,以 6張牌上的數字加總來與首領的力量數值作比較,如果 6張手牌的「召募數值 (Recruit)」與「攻擊數值 (Attack)」加總起來 大於等於 首領的力量數值+4,則你就贏得終極勝利,沒有讓他逃脫。

此篇Golden Solo Rule Set是由 BGG上的 Sky Zero所設計,原文請參考這裡